刀尖上的“冷暖人生”——记北大首钢医院外科临床部主任冷建军
发布时间:2022-08-15 08:41:44他用冰冷柳叶刀,不断挑战肝胆胰方寸之间的医学奇迹;他用炽热医者心,一次次把患者从生命极地拉回到人间烟火,他就是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外科临床部主任、外科教研室主任、肝胆胰外科主任冷建军。
胰腺位于人体消化道枢纽部位,很多胰腺肿瘤都会粘附在动脉或者静脉血管上,业内人常用在“豆腐上绣花”来形容胰腺肿瘤手术。通常肿瘤侵犯包绕血管达到180度被认为是可以手术切除的临界点,超过这个程度,很多专家都会建议患者采取其它方式治疗,因为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太高,不可预见的情况太多。冷建军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实践30余年,他深知对于肝胆胰实体肿瘤,彻底切除病灶才是治愈肿瘤延续生命最确切的方式。
从解放军总医院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创建肝胆胰外科4年多,他保持每年500多台的高难手术量,腹腔镜微创手术率达90%,实现连续2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“零死亡”的领先数据。
在旁人看来,冷建军做的手术似乎都有一个特点——患者病情复杂、手术难度大、经历了很多医院的诊治。“开别人不能开的刀,治别人治不好的病。”这句话是冷建军的师祖,我国肝胆外科创始人、“胆道外科之父”黄志强院士说的。如今,也被冷建军一直践行着。
2022年6月底,一位患者因胰腺肿瘤被血管360度包裹,四处求医无果,多家医院权威专家判定,没有手术救治的可能。那一段时间,病魔像暗无天日的乌云,剥夺了幸福美满家庭原本的快乐。患者家属一次在与病友交流中得知,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冷建军主任擅长做此类手术,抱着最后一丝希望,他们找到冷建军。通过聆听患者讲述,查验患者体征,详细查阅患者各种检查结果,“手术可以做!”冷建军温暖的话语,着实让患者激动不已。
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,不光需要强大的勇气,更需要精湛的医术。冷建军一直遵循着导师董家鸿院士首倡的精准外科理念。面对这台手术,冷建军在前期大量检查结果的基础上,利用先进设备,有针对性地再次进行成像分析,为的就是精准。
“现在的医疗设备水平、检查水平很完备,能把肿瘤的大小、位置,跟周围血管看得很清晰。我们现在还有三维技术,利用这些图像可以做三维重建,能更立体形象地展现,我们在手术前就能够更好得把手术规划出来。”一个人的成功不光凭借着胆识和运气,背后还有不懈的努力。冷建军总会随身携带多彩水笔,每天都会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,绘制不同的手术方案,打有准备之仗。利用推算,他把问题一一列举,然后制定出详细的应对方案。每次进手术室之前,他都已经在脑海里进行了上百次模拟手术。
手术当天,冷建军团队早上7点多就进了手术室,一直忙碌到下午4点钟。关上无影灯,放下手术刀,缝好最后一针,心电图波线规律平稳,手术顺利完成。冷建军满意地长长舒了一口气。
作为医学工作者,苦不只在于学习,而是坚守自己的初心。肝胆胰外科的手术经常是从早做到晚,有时甚至要做到半夜。最长的一次,冷建军在手术台前连续站了16个小时。
“把患者的悲观和失望,转变成对生活的乐观和希望”,这是冷建军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成立肝胆胰外科的初衷和愿景。如今,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从最初的4个医生,到现在的23人团队,已成功开展各类肝胆胰外科高精尖手术进入一流肝胆胰中心行列,一路走来离不开冷建军不断挑战医学巅峰的勇气、毅力和决心。
“厚德、精进、团队、卓越”,这八个字是肝胆胰外科成立伊始确立的科训。“技术精湛的人有很多,但如果一个人德行不够,他肯定走不长远。”冷建军说,不管做什么,医者仁心是最重要的,“厚德”永远摆在第一位。